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刚才,郝平校长传达了大会精神,各位都作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各位获奖老师、校友的讲话,让我们深受教育、深受感动、倍受鼓舞。
在昨天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9条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过去40年里,北京大学始终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心、同向、同行。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到“小平您好”的亲切问候,都成为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标志性话语,是时代的最强音。北大人那种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创新的创业激情,那种挺立时代潮头、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责任担当,那种既胸怀远大、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时代焕发出了无穷力量。
昨天的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其中,共有11名北大教师和校友获奖。这样高的比例,充分证明了北大人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征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北大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这11位北大人中,有铸造了“国之重器”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有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王选,有推动依法治国的法学理论家王家福,有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厉以宁,有海归创业报国推动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李彦宏,有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邹碧华,有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有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钟南山,有诺贝尔奖得主、青蒿素的发明人屠呦呦,还有“敦煌的女儿”、守护中华文明遗产的樊锦诗。他们是北大的光荣、北大人的骄傲,是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楷模,是北大120年发展史上的璀璨明星,他们所建立的功勋、他们所体现的精神,是北大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在这里,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振奋精神、接力奋斗,全面开启新征程。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委讲几点意见:
一、改革开放40年是北大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在40年飞跃的基础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几代北大人的梦想。
北大的先贤们都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钦定大学堂章程》中提出,京师大学堂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规模当极宏远,条理当极详密”,就是要办成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但由于历史局限、国势衰微,这个目标只能是梦想。
4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北大的面貌。这40年的奋斗历程,占了北大校史三分之一的篇幅,也是最辉煌、最绚丽的篇章。
1978年,加上恢复高考后入校的77、78级学生,全校只有6500名在校生,而今天我们有40000多名学生,增长了6倍。40年来,北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这是北大作出的最大贡献。
在科研产出方面,1978年我们全校总共才发表了166篇论文,而到2017年,国内论文发表了12568篇,翻了75倍。ESI统计的国际论文数,我们从零起步,到现在平均每年产出近7000篇,在全球所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中进入了前50名。
在学科建设方面,北大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有21个,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也有21个,进入国家“双一流”名单的学科有41个,都居中国高校之首。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40年前我们“榜上无名”,现在已经稳居全球前40名,在反映基础前沿学科研究实力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北大已进入全球前十。